(1)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对氧化膜质量影响很大。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厚降低。
(2)氧化时间:氧化时间的选择,取决于电解液浓度,温度,阳极电流密度和所需要的膜厚。
(3)搅拌和移动:可促使电解液对流,强化冷却效果,保证溶液温度的均匀性,不会造成因金属局部升温而导致氧化膜的质量下降。
(4)电流密度:在一定限度内,电流密度升高,膜生长速度升高,氧化时间缩短,生成膜的孔隙多,易于着色,且硬度和耐磨性升高;电流密度过高,则会因焦耳热的影响,使零件表面过热和局部溶液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升高,且有烧毁零件的可能;电流密度过低,则膜生长速度缓慢,但生成的膜较致密,硬度和耐磨性降低。
(5)硫酸浓度:通常采用15%~20%。浓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的生长速度降低,膜的孔隙率高,吸附力强,富有弹性,染色性好(易于染深色),但硬度,耐磨性略差;而降低硫酸浓度,则氧化膜生长速度加快,膜的孔隙少,硬度高,耐磨性好。
铝氧化电源的性能特点有哪些。
1、高稳定性:系统反应速度快,对于网电及负载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输出精度可达1%。
2、节电效果好:较可控硅整流器可节电15%-30%,对于电镀企业降低成本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3、体积小、重量轻:体积与重量为可控硅整流器的1/5-1/10,便于您规划、扩建、移动和安装。
4、高可靠性:在多年电镀行业应用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整机设计合理,主要零部件采用进口器件,部件采用国际**技术产品,控制电路采用专有技术,保护齐全,隔离及防腐措施合理。
5、可维护性:由于技术的稳定成熟,出现个别机器故障处理极快,减少对生产耽误!
通过天津电镀厂相关人员的介绍,了解了电镀的两种定义:
定义1:电镀,英文名称:“electroting”。其利用电解工艺,它是将金属或者是合金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了金属镀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配电与用电(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了电解在制件表面的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表面工程(二级学科);电镀与化学镀(三级学科)。
据天津电镀厂相关人员介绍,若按镀层的成分则可以分为:单一金属镀层、合金镀层和复合镀层三类。
若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防护性镀层;防护性装饰镀层;装饰性镀层;修复性镀层以及功能性镀层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