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钢管中的镀锌层并不是全都是纯锌打造,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大都会为了增强镀锌层的度量效果,会掺入其他元素使其稳定性与粘着性得到肯定。
特别是在元素搭配中进行的微调控制也是加强镀锌效果的手段之一。
热镀锌钢管化学成份的控制主要是要降低碳硫磷的含量,并适当的添加钛、钒、铌的含量。
降低碳的含量,可以有效的提高钢管的可焊性;降低钢中的硫的含量对提高镀锌钢管的韧注和止裂性有益,还可降低硫化物夹杂的集结,提高钢的抗裂性能,同时,降低硫的含量还可提高钢带的表面质量。
磷对于钢带的韧性和可焊性都是有害的,与钢中其他常见的元素相比,磷强烈地提高夏比冲击转变温度克对淬硬性也有强烈的影响,降低磷的含量可直接提高可焊性,因些热轧钢带中磷含量越低越好。
1、硫酸浓度:一般选用15%~20%。浓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的生长速度下降,膜的孔隙率高,吸附力强,赋有弹性,染色性好(易于染深色),但硬度,耐磨性略差;而下降硫酸浓度,则氧化膜生长速度加速,膜的孔隙少,硬度高,耐磨性好。
所以,用于防护,装饰及纯装饰加工时,多运用允许浓度的上限,即20%浓度的硫酸做电解液。
2、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对氧化膜质量影响很大。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厚下降。当温度为22~30℃时,所得到的膜是柔软的,吸附才干好,但耐磨性相当差;当温度大于30℃时,膜就变得疏松且不均匀,有时甚至不连续,且硬度低,因此失掉运用价值;当温度在10~20℃之间时,所生成的氧化膜多孔,吸附才干强,并赋有弹性,合适染色,但膜的硬度低,耐磨性差。
主要来源是电镀铬和电镀锌后钝化的漂洗废水,也有的是其它金属钝化、氧化,化学抛光、塑料电镀前粗化漂洗水。电镀铬漂洗废水含六价铬浓度约在20~150mg/l,而镀锌后钝化漂洗废水含铬可达200~300mg/l,低铬钝化废水含铬量大大降低。铬废水中还含有三价铬、铜、锌、铁、铝等离子及硫酸、等。
铬镀液加热时易产生铬雾,而电镀铬的温度都较高,都要加热,是铬污染的重要形式。所以,电镀铬应有吸风装置。铬废水处理成本较高,且不易处理,铬废水和含铬废渣都是污染源。
铬是电镀废水处理中的重点之一。金属铬几乎无毒,二价铬一般认为是无毒的,其余的铬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都是有不同毒性的。三价铬的毒性约是六价铬的1/100,是人体**有的微量元素,人体三价铬的缺少是2型产生的主因。但三价铬对鱼的毒性比六价铬还大,对鲑鱼的致死浓度是1.2mg/l,对水蚤的致死浓度是0.03mg/l。而对兔、狗则50mg/l剂量用了六个月未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