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以其高度的实用性和显著的低耗等特点,在日常生活、机械制造、航天航海、交通能源、石油化工以及生物医学等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不仅是金属材料产品的“美容术”,也是许多产品性能的改良技术,更是先进的产品制造技术。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防护性 大部分表面处理技术都对金属材料有一定的防护和强化作用,提高金属在大气、海水及化学介质中的耐蚀性能,以及在服役期的耐磨性和润滑性等。如生活和工程应用中铝合金阳极氧化、镀锌钢丝、五金表面镀铬等。
金属热处理回火工艺
回火工艺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的目的:(1)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2)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3)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4)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
回火分类
低温回火
指工件在150~250℃进行的回火。
目的: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介绍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激光热处理、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