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1、热处理概念:将金属材料放入特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得到我们需要的材质特性。
2、分类:
1)、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发黑(发蓝))
一、退火
(1)工艺: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
(2)目的:
A、改善钢的铸造、锻轧、焊接后粗大而不均匀的组织,从而改善机械性能。
B、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从而改善切削加工和冷压加工的工艺性,为切削加工做准备。
C、改善组织,细化晶体,消除成分不均匀性,消除内应力,为零件的后续热处理做准备。
(3)分类: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和去应力退火。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介绍
表面研磨拉丝:利用研磨材料通过研磨器具对物件表面进行加工,在物件表面形成类似线纹,体现出“金属质感”的装饰效果。由于表面拉丝处理能够体现金属材料的质感。
表面镶嵌:在金属表面刻画出阴纹,嵌入金银丝或金银片等质地娇软的金属材料,然后打磨平整,呈现出华美的装饰效果。如图所示,中国传统工艺乌铜走银,清朝的铜嵌银丝高足鬲式炉。
修补: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
色点:由材料、模具、环境或设备中的灰尘或夹杂物等影响,在表面处理层中形成不同色的斑点。
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挂具印:指电镀、电抛光、氧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氢脆:由于浸蚀、除油或电镀等过程中金属吸收氢原子和有应力存在下而引起的脆性。